螺桿空壓機工作原理及主機工作原理分析。
單螺桿空壓機又稱蝸桿空壓機,單螺桿空壓機的嚙合副由一個6頭螺桿和2個11齒的星輪構成。蝸桿同時與兩個星輪嚙合即使蝸桿受力平衡,又使排量增加一倍。我們通常說的螺桿式壓縮機一般指雙螺桿式壓縮機。
螺桿式(即雙螺桿)壓縮機具有一對互相嚙合、相反旋向的螺旋形齒的轉子。其齒面凸起的轉子稱為陽轉子,齒面凹下的轉子稱為陰轉子。隨著轉子在機體內的旋轉運動,使工作容積由于齒的侵入或脫開而不斷發生變化,從而周期性地改變轉子每對齒槽間的容積,來達到吸氣、壓縮和排氣的目的。
主機是螺桿機的核心部件,任何品牌的螺桿機其主機結構和工作機理都是相近的。
(1)吸氣過程
轉子旋轉時,陽轉子的一個齒連續地脫離陰轉子的一個齒槽,齒間容積逐漸擴大,并和吸氣孔口連通,氣體經吸氣孔口進齒間容積,直到齒間容積達到蕞大值時,與吸氣孔口斷開,由齒與內殼體共同作用封閉齒間容積,吸氣過程結束。值得注意的是,此時陽轉子和陰轉子的齒間容積彼此并不連通。
(2)壓縮過程
轉子繼續旋轉,在陰、陽轉子齒間容積連通之前,陽轉子齒間容積中的氣體,受陰轉子齒的侵入先行壓縮;經某一轉角后,陰、陽轉子齒間容積連通,形成“V”字形的齒間容積對(基元容積),隨兩轉子齒的互相擠入,基元容積被逐漸推移,容積也逐漸縮小,實現氣體的壓縮過程。壓縮過程直到基元容積與排氣孔口相連通時為止。
(3)排氣過程
由于轉子旋轉時基元容積不斷縮小,將壓縮后氣體送到排氣管,此過程一直延續到該容積蕞小時為止。
隨著轉子的連續旋轉,上述吸氣、壓縮、排氣過程循環進行,各基元容積依次陸續工作,構成了螺桿式制冷壓縮機的工作循環。
從以上過程的分析可知,兩轉子轉向互相迎合的一側,即凸齒與凹齒彼此迎合嵌入的一側,氣體受壓縮并形成較高壓力,稱為高壓力區;相反,螺桿轉向彼此相背離的一側,即凸齒與凹齒彼此脫開的一側,齒間容積在擴大形成較低壓力,稱為低壓力區。此兩區域借助于機殼、轉子的接觸線而隔開,可以粗略地認為兩轉子的軸線平面是高、低壓力區的分界面。另外,由陰陽轉子間嚙合線構成的螺旋形通道使得基元容積內的氣體邊壓縮邊由吸氣端向排氣端作螺旋運動。
螺桿式壓縮機作為回轉式壓縮機的一種,在結構上具有離心式壓縮機的特點,工作原理上則又屬于容積式壓縮機的范疇。
空壓機廠家告訴你它的缺點:
1. 螺旋形轉子的空間曲面的加工精度要求高
2. 轉子間的嚙合線無法實現較好的級間密封以及受轉子剛度等的限制,目前螺桿式壓縮機還不能達到較高的終了壓力 ;
3. 介質周期性地高速通過吸、排氣孔口,通過縫隙的泄漏等原因,使壓縮機噪聲大,需要采取消音減噪措施 ;
4. 由于以上特點,螺桿式壓縮機一般應用于下列工況:
1. 流量不是很高
2. 需長周期平穩運行
3. 排氣壓力不高